
2022-09-22
手性藥物是指分子立體結構和它的鏡像彼此不能夠重合的一類藥物,将互為鏡像關系而又不能重合的一對藥物結構稱為對映體。對映體各有不同的旋光度:左旋、右旋、外消旋,藥物分子的手性标記通常采用R/S标記。
分析⽅法及技巧 ⼿性分析很關鍵的⼀項是流動相的選擇,⼿性分析⼀般都采⽤正相,使⽤更多的流動相是正⼰烷、正庚烷、⼄醇和異丙醇這四種,其中起洗脫作⽤的流動相是⼄醇和異丙醇,正⼰烷和正庚烷⽤來調節流動相的洗脫強度。正⼰烷和正庚烷對于樣品分離沒有什麼太⼤的影響,不會改變選擇性和分離度,通常都可以混⽤,不過正庚烷⽐正⼰烷對⼈體的傷害要⼩很多,但價格是後者的⼀倍,所以歐美的很多⼤制藥公司多使⽤正庚烷,⽽國内多使⽤正⼰烷。 ⼄醇和異丙醇對樣品的分離起關鍵的作⽤,不同的醇有不同的選擇性,改變醇的種類可以改變選擇性,常⽤的醇類是⼄醇和異丙醇,甲醇不能使⽤是因為它和正⼰烷、正庚烷不互溶,叔丁醇粘度太⼤,⼀般作為添加劑配合⼄醇或者異丙醇少量使⽤,提供特殊的選擇性,通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流動相⾥經常需要添加酸或者是堿來調節峰形,常⽤的酸有三氟⼄酸、⼄酸和甲基磺酸,堿⼀般是⼆⼄胺和三⼄胺,也有⽤⼄醇胺和異丁胺的,流動相⾥添加酸和堿的濃度⼀般要求控制在0.2%(體積⽐)以下,使⽤的原則⼀般是酸性樣品加酸,堿性樣品加堿,但實際上很多樣品是即含酸性基團⼜含堿性基團,這就要看哪個基團作⽤強了,對于某些含氨基的兩性樣品,例如苯⽢氨酸,甲基磺酸是⼀個⾮常好的選擇,磺酸基能夠抑制氨基的堿性,⼜能提供⼀個酸性的流動相環境,使樣品既能得到很好的分離⼜能獲得對稱的峰形。 ⼀般做純度分析檢測雜質含量時我們要求盡量的采⽤低波長來讓盡可能多的雜質有紫外吸收,⽽做⼿性分析時我們需要采⽤盡可能⾼的波長來去除在低波長下才有吸收的雜質的⼲擾,⼀般原則還是盡量選擇樣品紫外吸收更好的地⽅來獲得較⾼的靈敏度,但流動相⾥添加⼆⼄胺會導緻在低波長下基線波動變⼤,系統難以平衡,這種情況下⼀般要提⾼檢測波長,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樣品在⾼波長下吸收⾮常差,隻能⽤低波長檢測,這樣的樣品可以嘗試在樣品稀釋的時候加⼊過量的⼆⼄胺(但不宜太多),⽽流動相⽤中性,從⽽獲得滿意的分析結果。 有些樣品隻添加堿或者酸效果不好,可以嘗試在樣品⾥同時添加酸或者堿,這樣的樣品我曾經遇到過,隻添加酸或堿樣品都拖尾,不能達到基線分離,這種情況下通過酸堿同時加⼊,更後獲得了⾮常漂亮的峰形和良好的分離度。實際操作中有些樣品堿性太強,進樣以後根本不成峰,低波長下細看似乎能感覺到基線⼀直在漂,開始時懷疑樣品濃度不夠,加⼤樣品濃度以後仍看不到樣品峰,流動相加⼊⼆⼄胺或三⼄胺以後再進樣,流動相⾥添加酸或者堿以後,基本上不會提供額外的選擇性,但是卻能提⾼分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