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4
一枚合格的流通池,
必須經得住長期壓力,
任勞任怨,經曆成百上千次測試,
一塊面闆上不止一顆螺絲釘,
一台檢測器卻隻有一枚流通池。
一枚合格的流通池,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 獲得理想的檢測限; 2 獲得理想的噪音、漂移和信号; 3 還在于成百上千次的檢測後,質量如一,穩定可靠。
我們先來看看紫外檢測器的工作原理,紫外檢測器的檢測原理基于朗伯—比爾定律,吸光物質的吸光度與流通池的光程長度和濃度成正比。 比爾—朗伯定律數學表達式: A=lg(1/T)=Kbc A為吸光度,T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強度比入射光強度。 K為摩爾吸光系數。它與吸收物質的性質及入射光的波長λ有關。 c為吸光物質的濃度,單位為mol/L。 b為吸收層厚度(流通池的長度),單位為cm。 當一束平行單色光垂直通過某一均勻非散射的吸光物質時,其吸光度A與吸光物質的濃度c及吸收層厚度(流通池的長度)b成正比,而與透光度T成反相關。 檢測器流通池的長度越長,光程越長,響應越高,檢測限越低。定量分析的準确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濃度檢測線性範圍。分析液相的流通池光程通常比制備液相的流通池光程大,以獲得低濃度下更好的響應。 下面我們用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0.5mm, 1.25mm和3mm等三種不同光程的流通池,在同一色譜條件下,對同一個樣品進行分析後,形成的色譜圖的差異。
色譜條件
由上圖我們可以知道,使用較長光程的流通池檢測同一個樣品,生成的信号越強,獲得更高的峰高,更好的響應。盡管通常增加光程會使噪聲提高,但噪音提高幅度很小,信噪比還是會增大,一般适用于分析型液相色譜應用。使用小光程的流通池,峰高降低,但對某些峰有一定的分辨率,噪音較小,在應用上,一般适用于制備型液相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