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首頁 > 新聞動态 > “化繁從簡”——食品中脫氫乙酸檢測的前處理優化

                    “化繁從簡”——食品中脫氫乙酸檢測的前處理優化

                    2020-01-16

                    更近,小編在按照标準方法《GB 5009.121-2016 食品安全guo家标準 食品中脫氫乙酸的測定 第二法 液相色譜法》做不同的食品基質中脫氫乙酸的檢測實驗時發現,标準方法中處理果汁、烘焙食品、黃油等樣品的操作流程非常繁瑣、耗時長、誤差不可控的步驟過多,且回收率不理想

                    因此,小編依據脫氫乙酸的性質對實驗過程進行改動優化,發現使用P-SAX小柱(強陰離子交換柱)具有“化繁從簡”的神奇效果,大大提升做樣速度和回收效果~

                    以下是方法優化過程碰到的問題和一些思考分享,以供各位朋友參考交流~

                    淨化方法的選擇

                    首先,小編歸納了guo家标準中的不同基質樣品的提取、淨化方法。

                    果蔬汁、果蔬漿類樣品:

                    1579161430724229.jpg


                    醬菜、發酵豆制品類樣品:

                    1579161482996796.png

                    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複合調味料類樣品:

                    1579161541937200.jpg

                    黃油類樣品:

                    1579161610953163.jpg

                    不難看出,國标的處理方法核心思路為:堿性溶液提取,提取液用甲酸調節pH後淨化。部分類型樣品的淨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LLE)與固相萃取(SPE),如液液萃取法淨化後上機結果不理想,則使用C18小柱進行固相萃取。

                    我們都知道,耗時更短是SPE法相比LLE法的優勢之一,且國标方法中也提及,如果LLE法效果不理想可使用SPE法,說明SPE法淨化效果更有保證

                    為了使檢測方法更加快速高效,小編使用固相萃取法作為淨化方法。

                    接下來小編将以國标方法12.1.1 為例進行方法驗證與方法優化。

                    方法驗證

                    為驗證國标方法中C18小柱的保留效果,小編先使用脫氫乙酸标準溶液進行方法驗證,确保現有實驗條件下,目标化合物使用該方法能被有效回收,才能用來進行樣品處理。

                    參考的國标方法如下:

                    1579161697809977.jpg

                    實際操作中,小編做了兩個處理:

                    1、淨化處理:将脫氫乙酸标液按12.1.1步驟淨化,收集洗脫液過濾上機。

                    2、未淨化處理:等濃度标液作對照直接上機檢測。

                    來看一下經過淨化和未經過淨化的樣液脫氫乙酸的回收結果:

                    1579161739420337.jpg

                    (注:藍色峰為脫氫乙酸标準溶液,黑色峰為洗脫液)

                    不難看出,收集到的洗脫液吸收峰變形嚴重。

                    考慮到兩者基質溶劑不同,需要考察溶劑對峰形的影響

                    因此小編又取一定量的标準品儲備液,分别用水、70%甲醇溶液配制成濃度為1ppm的上樣溶液,上機測定結果,譜圖如下:

                    1579161789902432.jpg

                    (其中藍色峰為純水基質,黑色峰為70%甲醇基質)

                    由圖可知,直接使用洗脫液上機會存在溶劑效應,需要将洗脫液中的甲醇除去,因此小編在洗脫步驟之後增加氮吹過程去除甲醇

                    令小編沮喪的是,除去甲醇後,回收率仍然不理想(15.35%)。小編收集了上樣、淋洗步驟的流出液上機檢測,發現目标物未被檢出。結合上述實驗結果看,導緻目标物回收率低的情況可能出現在提取環節固相萃取洗脫環節,目标物可能仍保留在小柱上

                    然而,整個操作過程實在太繁瑣、太不确定!再去追究哪一步出現問題要花大量時間!

                    綜合整個操作流程,涉及兩個調pH步驟,引入的誤差無法準确控制;樣品提取液較少的時,繁瑣的操作難免導緻目标物損失。一方面,檢測結果準确度不好保障,另一方面,繁瑣的流程限制了做樣速度,增加方法改良的時間成本。這樣的方法即便有效也難實現大批量樣品的快速處理。

                    那麼換個思路進行方法優化如何?

                    方法優化

                    小編想,既然原有操作複雜、回收效果也不理想,那麼能否通過更換更合适的SPE小柱,實現對方法的整體優化,達到準确,高效的實驗效果?

                    小柱的選型要由目标物性質決定,小編首先看了一下脫氫乙酸的化學性質:

                    脫氫乙酸是吡喃的衍生物,常溫下呈晶體狀。脫氫乙酸晶體難溶于水,在甲醇中溶解度5%(w/w,25℃),水溶液弱酸性,飽和溶液pH=4。其鹽類脫氫乙酸鈉在水中溶解度較大。


                    1579162938497347.jpg

                     脫氫乙酸 

                     1579162992175656.jpg

                    脫氫乙酸鈉          

                    這裡小編發現,脫氫乙酸是一種有機弱酸,其離子化狀态是弱陰離子。那麼,如果能使脫氫乙酸在提取和固相萃取富集環節保持離子化狀态,是否可以利用離子交換機制選擇小柱呢?

                    考慮至此,小編選定了月旭P-SAX小柱(強陰離子交換柱)作為SPE淨化柱。使用P-SAX小柱回收脫氫乙酸時,需要注意兩個環節:

                    堿性環境中上樣(脫氫乙酸離子化,被小柱吸附);

                    酸性環境中洗脫(脫氫乙酸變回中性分子,失去與小柱間的作用力,被洗脫)。         

                    優化後

                    在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後,更終的實驗步驟、譜圖、回收率如下(以洋蔥基質為例):

                    1、提取

                    稱取2g樣品于50mL離心管,加入5mL氫氧化鈉溶液(1mol/L),定容至25mL,渦旋混勻2min,超聲提取15min,8000r/min離心5min,上清液待淨化。

                    2、淨化

                    SPE柱:月旭Welchrom® P-SAX,規格:200 mg/6mL。

                    活化:5mL甲醇,5mL水,棄去

                    上樣:10ml待淨化液上樣,棄去

                    淋洗:5mL水,棄去,抽幹

                    洗脫:5mL10%甲酸甲醇,收集于15ml離心管中,抽幹

                    濃縮:40℃氮吹至約200μL,用水定容至2ml,過0.45μm水系濾膜後上HPLC檢測。

                    3、儀器條件

                    色譜柱:月旭Ultimate®XB-C18, 4.6×250mm, 5μm

                    流動相:0.02mol/L乙酸铵(pH=10):甲醇=35:65

                    柱溫:35℃

                    進樣量:20μL
                    檢測波長:484nm

                    流速:1.0mL/min

                    1579163322473626.jpg

                    1579163354272726.jpg

                    改進後的提取步驟避免了國标方法中兩次調節pH的繁瑣,操作快速、回收率更加理想。

                    小編後來又用黃油、辣條、面包、青團等樣品做了驗證,回收率和RSD均十分理想。

                    方法改良成功!(鼓掌~~~~)

                    總結:

                    在進行脫氫乙酸的檢測中,按方法開發步驟分别進行了洗脫液、SPE小柱類型、前處理方法優化。因此在某種目标物檢測方法改進時,需要針對目标物性質、SPE機制、實驗整體流程三個方面進行,且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摸索出z佳條件,從而得出一個穩定、高效的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