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首頁 > 新聞動态 > 低調的“健康殺手”——鹽

                    低調的“健康殺手”——鹽

                    2019-11-15

                    1573790111998597.jpg

                    伴随各種養生文章洗腦式的傳播,人們對高糖、高油于健康的作用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知,但卻少有人提及另一位對健康有着極大威脅的“殺手”——鹽。

                    提起鹽,我們的di一印象往往是“百味之首”,沒有鹽的食物仿佛失去靈魂。風靡世界的韓國泡菜、馳名兩岸的涪(fu)陵榨菜、肥瘦相間的金華火腿等下飯菜是許多人的心頭所愛,因為它們足夠鹹,味道十分濃郁,一小份就能下去一大碗飯,保存條件又低,簡直是居家旅行所必備。故而常言富則大魚大肉,窮則榨菜鹹蛋。

                    1573790213997218.jpg

                    鹽本身并不是緻癌物,然而高濃度的鹽會對胃黏膜産生傷害,使食物中其他有害成分長驅直入。高鹽食品往往伴随着亞硝胺,再加上幽門螺杆菌在一旁狼狽為奸,耐受力極強的胃黏膜上皮細胞也很難抵抗這三者聯手進攻。

                    父母輩大多帶些或輕或重的胃病,通常被歸因于那個營養不足的年代——菜不夠吃,那就多吃點鹹菜将就一下。不是偶爾一頓如此,而是一日三餐在吃。長此以往,不知覺中建成了一種扭曲的膳食配比模式,日複一日的影響着健康。

                    1573792426552997.jpg

                    (圖源于 2018全球癌症統計)

                    1573790442893191.png

                    圖源于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這是2018年全球癌症的統計數據,由上圖可以看到,胃癌發病率占總癌症發病率第五位,緻死率占總癌症緻死率第三位。東亞四國中,韓國以jue對優勢占據di一,緊随其後的依次是蒙古、日本、中國。之前還有宣傳稱韓國泡菜有抗癌作用,結合榜單看起來也就不言而喻了。

                    1573792022926382.jpg

                    此外,《Nature》發表的一項更新研究表明,食鹽攝入過多可能有損大腦認知功能。動物實驗表明,小鼠攝入高鹽飲食後,大腦中與阿爾茨海默病(AD)等失智症有關的一種關鍵蛋白會發生異常,那些攝鹽量過多的小鼠們,在辨認新物體和走迷宮的測試中,都表現出認知能力下降。

                    據瑪麗皇後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心髒病協會雜志》的論文指出,中國成年人過去40年間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我國今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也明确提出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